|
【艺术地产·界】建设海绵社区丨无惧台风季,让暴雨不再成“海”本该在7月活跃起来的台风,今年“扑空”,出现了1949年以来首次“空台”现象。而常年8月是一年中台风生成最多的月份,根据目前预报,南海或在今年8月上旬迎来热带系统的活跃期。
历年8月,平均每周一个台风来“打卡” 据常年台风生成的情况,8月是一年中台风生成最多的月份,平均有5.7个台风生成,历年8月生成数最多的是1960年和1966年(10个)。
台风登陆,广州多地再现“城市看海” 台风携雨,净气排浊,缓解旱情。但是,对于广州居民而言,却十分苦恼。暴雨过后,负重不堪的排水系统,令我市多个地方俨然变成了一片汪洋,道路积水、车辆淹没,给人们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。 即便是政府近两年重金打造的广钢新城、中新知识城……也有患有“内涝病”,暴雨后多处出现“城市看海”现象。 解决内涝之忧,海绵城市建设提速 每逢大雨,城市主要依靠管渠、泵站等“灰色”设施来排水,以“快速排除”和“末端集中”控制为主,经常造成逢雨必涝,旱涝急转。这种情况下,我们往往寄希望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,殊不知诺大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统调整何其之难。事实上,建设“海绵城市”,能够疏解雨季的忧患。 根据《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(2016-2030)》中提出的总体建设目标,我市将打造高密度建设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典范,建设山水共生的岭南生态城市和宜居都市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,综合采取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等措施,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,将70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。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;到2030年,城市建成区8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。 海绵城市,会吸水的城市 海绵城市,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。这样的城市,会自然的吸收降水,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。具体来说,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,用吸水材料建设,作为海绵体,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,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。而无论是泥地、草地还是树林、湖泊,都能吸收大量雨水。这样,海绵体能够自主消化雨水,避免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。当大量的雨水都被海绵体吸收之后,城市地面的积水和内涝也就不复存在了。除此以外,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,如浇花、洗车等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。
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建设社区,让大雨天气里,小区路面没有积水,老人孩子走路不必踮脚跨过水洼,不用担心路面湿滑,是否可行呢? 海绵社区的建设成本,往往超出普通硬路铺装社区,因此大部分社区还未能投入使用。而合景泰富集团,已意识到人文环境对于居住的重要性,不吝巨资,将“海绵城市”建设这项实用技术带到花都,用在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和提升上,给业主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和社区环境。 作为合景泰富&保利置业联袂打造的花都芯品质人居典范——香樾四季花园,项目在规划前期就引入“海绵社区”理念,让未来低密环境因“海绵社区”的弹性调节而更加宜居。
香樾四季花园,如何构建“海绵社区”? 海绵社区的本质是将社区的生态材料与绿地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,将社区从物质水泥为主导的社区转化为生态可持续的社区。 “海绵社区”相较于传统住区,能够有效地蓄集、调配雨水,在硬质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。 四大层次,让社区“森”呼吸
渗 —INFILTRATION— 海绵社区的建设,需要加强自然的渗透。香樾四季花园设置透水铺装、广场及小区绿地渗水区等,使雨水逐渐渗入土壤,涵养地下水源。
蓄 —RESERVE— 把雨水留下来,则为“蓄”。香樾四季花园通过下沉式绿地,小区道路、广场、建筑周边下凹式做法,在室外设置排雨水设施等措施,将雨水储蓄起来。 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净 —PURIFY— 下沉式绿地利用植物截流、土壤渗滤净化雨水,通过湿地的净化处理,进行降雨展示,改善局部微气候。
排 ——DRAINAGE—— 当降雨量过大时,屋顶和路面的雨水会通过管道或地表径流排入市政排水管网,减少路面积水。
雨水如大自然的馈赠,海绵社区以“渗”吸取自然养分,以“蓄”储存养分,以“净”提纯养分后,再次滋养土地。 香樾四季花园,让社区如海绵一般,自由吐纳,实现“小雨不积水、大雨不内涝”,使出行变得轻松、惬意,为业主构建一个绿色环保,节能低碳的品质居所。 以美好为初心,以舒适为追求,营造归家品质,重新定义城市健康绿色人居,让爱家远离水患。 园林意向图
示范区不负久候,即将美好启城! 建面约75-113㎡低密宅,人文居 敬献全城!
项目热线:020-66236688 项目地点:中国·广州花都·秀全中学旁 |